前言: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《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》一文中明确强调: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,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。优化教学方式,坚持教学相长,注重启发式、互动式、探究式教学,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,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、知识体系,引导学生主动思考、积极提问、自主探究。

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,强化课堂主阵地的作用,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,我校2017年至今,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,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,全力打造“智慧课堂”。

我校的智慧课堂着力引领学生如何更主动地学、更科学地学、更高效地学。为了让教师的“教”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“学”,我校进一步加强了教育教研工作,开展组内教师自主教研和组内教师集体教研,老师在每节课前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让每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、更加丰富。“智慧课堂”摒弃了填鸭式的满堂灌,把传统课堂延伸至课前预习、课中落实、课后巩固。


课前预习
上课前,老师们将精心研制的预习提纲发给学生,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。因为对课堂知识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,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、积极交流。
这样的课堂充分尊重、相信学生主体,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有效提高课堂效率。
课中落实
课堂上,学生小组讨论,主动探究,大胆展示;老师科学引导,点拨解惑,总结精讲。老师积极的教,学生专注的学,教学环节环环相扣,教学内容充实丰富,让每节课都焕发着生命力。同时,生机勃勃、充满智慧的课堂,让学生的学习习惯、思维习惯、探究能力、合作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育提升,释放潜能、全面发展。




课后巩固
课堂后,每节课后均安排了学科综合自习,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科限时训练。每节课的限时训练都是各学科组结合知识重难点,发挥集体智慧,精心研制而成。各学科限时训练老师当日批改,针对学生易错点和难点,再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。这种有针对性的练习,让学生学习事半功倍。

小课堂推动大教育,这种高效智慧课堂充分调动“教”与“学”两方面的积极性,有效提高了老师的教研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。
师生交流在课堂,学习在课堂,成长在课堂,成功在课堂,是我们的工作核心,也是学校的工作目标。人生的奔跑,不在于瞬间的爆发,而在于途中的持续。新时代催生新使命,新使命开启新征程。初心如磐,使命在肩,我们唯有把努力和坚持当成一种习惯,脚踏实地继续前进。


|